提及楊過,讀者們的腦海里立時會浮現一個英俊瀟灑、狂傲不羈的形象。沒錯,楊過豐神俊朗、聰明機智,卻歷經了諸多生死磨難才和小龍女終成眷屬。
在《神雕俠侶》的末尾,楊過擊敗金輪法王、擊斃大汗蒙哥,隨后的他帶著小龍女在華山之巔和群雄告別,就此退出了這個是是非非的江湖。
楊過下了華山之后去了哪里?他有沒有收徒弟?
金庸的武俠小說總會在書中的末尾留下「彩蛋」,好比在《射雕英雄傳》的末尾,金庸借著郭靖、黃蓉的視角讓讀者們看到了穆念慈誕下一子取名為楊過。
在《神雕俠侶》的末尾,金庸依舊埋下了伏筆。原來張三豐、覺遠大師追著尹克西上了華山,只因尹克西盜走了少林寺的《楞伽經》。
《楞伽經》有何奧秘,為何惹得覺遠大師和張君寶窮追不舍?直到翻開后續之作《倚天屠龍記》我們才赫然醒悟,原來《楞伽經》的夾縫里藏有一套神功,正是斗酒僧留下來的《九陽真經》。
《九陽真經》非同小可,成就了郭襄、張三豐、張無忌三大當世高手。
隨著張無忌神功大成,《倚天屠龍記》的故事則開始圍繞著屠龍刀、倚天劍展開鋪墊,講述了后世江湖那腥風血雨的精彩故事。
既然《倚天屠龍記》是《神雕俠侶》的后續之作,為何書中對楊過、小龍女只字未提?其實,你若看過連載版的《倚天屠龍記》就能窺見金庸最初的構思。原來金庸起初是想花費筆墨講述楊過眾弟子的故事,只不過寫著寫著突然改變了主意,不但讓眾弟子脫離了與楊過的師徒關系,還讓筆下的江湖世界跳過了近百年的時間,徑直來到了動蕩不安的元朝末年。
可只要翻開連載版《倚天屠龍記》細細品讀,我們還是能知道楊過的徒弟有誰。
在連載版的《倚天屠龍記》里,成昆是這麼說的:「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,老衲今日已是七十余歲的老人……少年時的事……好,一起跟你們說了。各位可知老衲是誰?楊破天是我師兄,楊夫人是我師妹,老衲出家之前的俗家姓氏,姓成名昆,外號‘混元霹靂手’的便是!」
原來在金庸最初的設定下,明教第33代教主并非陽頂天,而是楊破天。可見金庸是想以楊過之子楊破天作為寫點,講述襄陽城破之后的亂世江湖。
而楊破天不僅是楊過的兒子,還是楊過的親傳弟子。此外,楊過還收了楊夫人、成昆為徒。這樣一來,就能解釋成昆為何說「楊破天是我師兄」、「楊夫人是我師妹」了。
當然這三人的關系遠非表面上看的這麼簡單,楊夫人嫵媚動人,是一位當世難得一見的絕色美女,她尚未出嫁前已和成昆相戀。
同樣愛慕楊夫人的還有楊破天。楊破天武功頗高,後來又成了明教的第33代教主。武功卓絕、地位顯赫的楊破天最后娶了楊夫人為妻。
成昆懷恨在心,仍頻頻出入于明教密室與楊夫人私會。機緣巧合之下,楊破天撞見了成昆與楊夫人的私情,以至于走火入魔而死,繼而撇下了偌大的明教。見楊破天慘死,楊夫人又是悲痛又是愧疚,隨后也自刎死在了明教密室。
盡管楊破天死于非命,但成昆仍記恨在心,他非要將楊破天統領的明教毀于一旦方肯善罷甘休。這樣看來,楊過的這三個徒弟果真是相愛相殺,只因其中一弟子乃是國色天香的美人,惹得另外兩位弟子爭風吃醋、反目成仇。
不過,楊過還有第四位弟子,此人終身未婚,卻成了睥睨天下的武林至尊。
那時36歲的楊過準備帶著小龍女走下華山之巔,卻意外撞見了追擊尹克西的張三豐。此時的張三豐只有13、4歲,哪里打得過尹克西?
幾個回合下來,張三豐被尹克西揍得鼻血橫流。對于尹克西的為人,楊過心知肚明,他喊了張三豐過來,傳了他實戰性極強的三招,分別是推心置腹、鹿死誰手和四通八達。
這三招雖屈指可數,卻一下子打開了張三豐的武學天地,最后成功地助張三豐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尹克西。
如果說覺遠大師是張三豐的佛門師父,那楊過算得上是張三豐在武學上的啟蒙老師了,況且張三豐向楊過請教時曾跪下來磕了頭。
恐怕連楊過自己也沒有想到,當年他傳授武功的少年張三豐,竟在百年之后成了威震武林的天下第一。原來張三豐創建了武當一脈,能與少林在江湖里分庭抗禮。加之張三豐的純陽無極功配合童子之身更是所向披靡,成了倚天時代無人能撼動的武林至尊。
綜上,楊過共有四個弟子,一個是嫵媚動人的陽夫人,兩個是不死不休的楊破天與成昆,最后一個就是一代武學宗師張三豐了。
倘若金庸能將四個弟子的故事展開來寫,這一部《倚天屠龍記前傳》想必又是讀者們津津樂道的武俠巨作了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